個人評論:12核心終於現身了,讓二路伺服器可以進階到24核心的運算能量。伺服器的運算能力真的越來越恐怖了,單台伺服器就可以擁有24核心,真是太厲害了!

最新款AMD Opteron處理器6100系列,已於2010年3月29日全面推出,針對企業發展所需要的強健IT基礎架構,AMD在技術的突破程度再度到達新的巔峰

繼2009年推出6核心Opteron處理器與晶片組,建構出完整而強大的伺服器平臺後,AMD在2010年開春,發表全新的Opteron 6100系列處理器(代號為Magny-Cours),並且有12核心與8核心等兩種選擇,繼續將伺服器應用推向新的巔峰。
AMD伺服器與工作站事業部業務拓展總監John Fruehe也在他的部落格上宣布,GlobalFoundries公司於1月已開始生產Magny-Cours,而且在第一季末將如期上市。

在成本效益上,過去採購伺服器只看重效能,卻不管須付出多大代價,而AMD多年以來的策略,是企圖讓用戶取得足夠效能之餘,同時也能負擔合理的成本,而新一代Opteron也依循這樣的方式,提升本身所帶來的效益。例如搭配Opteron 6100系列處理器,可以讓企業用採購2路伺服器的價格,獲得4路伺服
器的效能,企業可以在IT預算範圍內購得需要的基礎架構,並且透過機房整併的過程,使成本節約達到令人滿意的幅度。

而且,如果想要大量改用8核心或12核心處理器,作為伺服器主要的運算核心,目前唯有AMD Opteron 6100系列可以供應這方面的需求。

搭配DDR3記憶體,提升存取速度與I/O頻寬整體而言,包含AMD晶片組、Opteron 6100處理器、G34插槽的Opteron 6000平臺,提供了更高的資料容量與吞吐能力,可避免效能存取遭遇瓶頸,並提升系統回應的能力。

處理器
伺服器用途定位上,AMD Opteron 6100系列處理器的設計,特別是針對大量效能需求高延展性的環境,例如虛擬化、高效能運算與關鍵應用系統,並且適用在高階的2路伺服器,以及4路伺服器。

代號是Magny-Cours的新處理器,包含業界獨有的12核心與8核心。

12核心的Opteron 6100系列預計發表5款型號,它們的L2快取均為6MB,2.3GHz的6176 SE高效能處理器,時脈最高,而最低是1.7GHz的6164 HE節能處理器,其他3款是標準版處理器,時脈為2.2GHz、2.1GHz和1.9GHz。

至於8核心Opteron,L2快取都是4MB,有3款標準版,其中時脈最高為2.4GHz,以及2款針對節能的HE處理器,時脈為2.0GHz和1.8GHz。

它們所使用的處理器插槽是全新的G34規格,搭配AMD SR5600系列與SP5100晶片組,同時採用開始成為主流規格的DDR3記憶體,形成新一代的伺服器平臺(代號為Maranello),使企業在單一4路伺服器所能存取的處理器總核心數,最多可以達到48顆。

與上一代的伺服器相比,這樣的平臺是基於更新的Direct Connect Architecture 2.0的技術。以4路伺服器、48顆核心的系統規格為例,新的Opteron伺服器可以在記憶體頻寬與I/O頻寬等方面,獲得兩倍以上的提升。

這些特色一路從AMD Opteron歷代處理器發展而來,到了現在依然一脈相承,並加以改良,但最大的變化是改用最新的G34插槽,而且預計於2011年推出的Opteron 6200系列處理器(代號為Interlagos),也將繼續相容這樣的規格(系統
BIOS須更新)。

記憶體

處理器之外,新的Opteron平臺開始搭配DDR3記憶體,也是突破多年以來搭配雙通道DDR2記憶體的新做法。Opteron 6100系列現在可以採用時脈為1333MHz的DDR3記憶體,而且不論是Unbuffered、Registered或是低電壓規格(LV-DDR3)。

也因為改用DDR3 1333MHz記憶體的關係,新的平臺的記憶體存取效能,也比使用DDR2-800的6核心Opteron環境,增快66%。再加上系統對於DDR3記憶體,最大可以支援到4個記憶體通道,因此記憶體存取頻寬隨之擴大一倍。

此外,6核心Opteron時,每個處理器插槽對應6個記憶體插槽,現在Opteron 6100系列提升一倍,換句話說,新Opteron平臺中的每個處理器插槽,可以對應12個記憶體插槽。

在處理器核心與記憶體之間的頻寬上,AMD效能測試實驗室在2009年10月,曾針對搭配4顆Opteron 6100系列處理器的系統,執行STREAM記憶體頻寬測試,結果發現這樣的環境竟能達到每秒100GB的資料處理量,而其他的測試中,AMD也發現新平臺具有非常高的浮點運算值。

HyperTransport(HT)技術除了前述的記憶體通道、I/O頻寬,同樣是Direct Connect Architecture 2.0架構的Opteron 6100系列處理器,在HyperTransport技術規格當中,提供速度更快、數量更多的HT Links,讓處理器之間的I/O更順暢。
新的伺服器處理器擴充了規格,提供4條HT Links,而且每個HT Links的處理速度也增加到6.4GT/s,換句話說總共是25.6 GB/s,再度為處理器之間資料傳輸速度與效率,創造新的記錄。

相較之下,先前的6核心Opteron平臺只有3條HT Links,每個HT Links的處理速度是4.8GT/s,因此總共只有19.2 GB/s。

此外,8核心或12核心Opteron處理器搭配整合式晶片組後,也獲得不同於以往的效益,那就是藉由non-coherent HT3的存取方式,帶來I/O存取速度更快的HyperTransport技術應用。

第二代PCIe AMD晶片組本身還有其他的高效能I/O特色,例如內建的第二代PCI Express(PCIe),可讓Opteron 6000系列平臺擁有兩倍於以往的I/O效能優勢,而PCIe當中控制器的搭配範圍,包含8到11個控制器,以及22個到40個之間的通道。

繼續強化虛擬化應用,並且保有與既有平臺的相容性長期以來,AMD Opteron處理器對於硬體加速的虛擬化技術發展,不遺餘力,透過AMD-V內建在所有Opteron處理器,能讓伺服器搭配軟體虛擬化技術時,得以承載大量虛擬機器,並且不會有很大的I/O瓶頸。

去年隨著AMD伺服器晶片組的推出,I/O虛擬化的支援也正式加入Opteron平臺的行列,成為業界最受矚目的伺服器應用功能之一。

藉由裝置資源的直接配置,帶來記憶體位址的轉譯,進而改善,I/O虛擬化可以進一步降低Hypervisor虛擬層的干預,換句話說,可以因此提升虛擬機器運作的執行效率。

I/O虛擬化的另一個好處是,可以做到更理想的系統資源隔離,讓每個虛擬機器的邏輯實體,可以因此獲得更完整與安全的運作環境。

另外, AMD一直以來所堅持的AMD-V Extended Migration策略,在Opteron 6000平臺上仍然適用。簡而言之,這項技術的重點在於,在採用不同世代Opteron處理器的伺服器之間,要能確保用戶可以穩定地執行虛擬機器的不停機線上遷移,而且沒有相容性的問題。基於這樣的設計,用戶既有的Opteron伺服器,未來如果要快速移轉到其他世代Opteron伺服器,更可以避免無法線上遷移的風險。

延展性大幅提升、處理器搭配有彈性,並加入更多省電節能的機制前面提到,AMD下一代Opteron平臺中的每個處理器插槽,可以對應12個記憶體插槽,也就是說在4路伺服器的系統中,理論上最大可以搭配到768GB的記憶體(12×4×
16GB)。

因此除了因為支援DDR3記憶體的關係,效能提升了66%,並且可支援到DDR3-1333的規格,記憶體頻寬也到達新的境界,再加上記憶體插槽的數量也增加50%(先前是每個處理器插槽,最多可以對應8個記憶體插槽)。

有了接近1TB的記憶體配置,好處是系統執行超大規模的作業時,能更有餘裕。
另外,Opteron 6100系列處理器支援低電壓規格的DDR3記憶體,所以在高能源效率的落實上可以達到更低的耗電。

技術的演進來看,Opteron 6000平臺已有所突破,但另一方面,仍要回歸到實際建置與採購的企業環境來考量。例如所需投入的成本是否合理,產品與規格搭配的選擇是否夠豐富,以及能否符合企業社會責任,作好省電節能的需求。

在廠牌的選擇,像HP、Dell與IBM等知名的系統廠商,都將針對Opteron 6000平臺推出產品,而在規格搭配的考量,AMD將提供針對不同用途的Opteron 6100系列處理器,例如標準版(Standard)、高能源效率版(HE)與高效能版(SE),因應著重在工作負載或耗電需求的環境。

更重要的是,雖然這些系列定位彼此不同,但它們所包含的相關特色、效能,不會因此變得更少、更差,所有Opteron 6100處理器都內建相同而且是完整的功能,同時採用相同容量的快取記憶體,而且系統執行起來,其中的記憶體存取速
度與處理器之間的互連速度,都是一樣的,該買哪一種版本的Opteron 6100系列處理器,不需從這裡多費心思去考量,以免搞混。

從總體成本的觀點來看,這一代的Opteron處理器在省電設計上也有新的突破,那就是在既有AMD-P節能技術裡面,額外加上前所未有的C1E Power State、CoolSpeed與RAS等新的規格,形成所謂的AMD-P 2.0。

● C1E:提供休眠的狀態。在系統待機時,自動關閉記憶體控制器與HyperTransport 3的Link,以便讓機房達到足夠的節電成效。

● CoolSpeed:能精準監控系統發出的熱量。透過強化的APML(Advanced Platform Management Link)技術,來啟動處理器熱量的數位讀取裝置,以便就近觀測散熱程度的影響。假如系統所發出的熱量和溫度已經超過安全作
業值,這項技術能讓伺服器自動執行降低p-state的程序,並且在範圍內回收一次熱量。

● 可靠度與安全性(Reliability-availability-security,RAS):協助應用程式能一直正常使用。這項技術的功能包含關閉核心與不良的記憶體單元,並且在故障事件發生時,自動切換制線上備援的系統,降低停機所導致的風險。

基於AMD-P 2.0的規格,新平臺也支援低電壓的DDR3記憶體(LV-DDR3),透過採用1.35V的規格來降低整體耗電。

Socket F插槽不再延續,改為G34與C32這次新的Opteron處理器的推出,也同時搭配處理器插槽規格的變革。也就是將從既有的Socket F插槽改變,並且一分為
二:G34與C32。,最簡單的分法就是:Socket F插槽是針對DDR2記憶體,而G34插槽與C32插槽則是針對DDR3記憶體。

為了減少處理器與記憶體之間搭配的複雜性,以免OEM廠商難以支援,AMD決定採用新的設計,不用也不相容現在既有的插槽規格。而基於上述的考量,AMD希望Socket F的壽命維持在5年,在2011年走向終點,同時讓新一代的Opteron處理器所採用的是新的平臺,而非是4年前的架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ihsin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